幸福感加倍的簡易理財法金錢就像健康,不見得能使人幸福快樂,但卻可以使人非常不快樂。能夠駕馭金錢,通常可以讓你人生的不快樂減少大半。理財真有那麼困難嗎?以下理財專家的幾個實用建議,簡單得讓你驚訝。 到了今年最後一個月了,回想起來,2003年真是蠻不錯的一年。儘管媒體上老是冒出些醜惡的消息成為話題,但是真正吸引人的,卻是好消息──景氣復甦了。 在全球眾目睽睽之下打亂經濟局勢的美伊戰爭結束了,趁人不備就扼殺了消費慾望的SARS過了,誰也沒想到,下面接著的就是好消息。美國這個全球經濟引擎,終於展現加速動力,不僅企業生產力提升,而且今年第三季的經濟成長率高達7.2%,不管是道瓊工業指數還是那斯達克都由黑翻紅。在台灣,我們當然也感受到景氣的溫度,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的預估,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可達4.62%,超過今年的3.51%。更令人振奮的是半年來股價指數像直線般往上攀升,讓我們心頭再度浮現對財富的期望,開始幻想有錢的快樂生活。是嗎?只要有錢,就真的快樂嗎?拿回財富主控權「金錢就像健康,」琴恩?查茲基(Jean Chatzky)指出,「金錢不見得能使人幸福快樂,但是卻可以使人非常不快樂。」查茲基是專門研究個人理財的專家,不僅擔任美國《錢雜誌》(Money Magazine)主筆、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晨間新聞節目《今日》(Today Show)主講每週的個人理財議題,也在《今日美國週刊》(USA Weekend)與《時代雜誌》上寫專欄。我們都嚐過金錢使人不快樂的滋味。今年上半年之前,很少人會說自己快樂。看著經濟景氣一、兩年都沒起色、股票一瀉千里,房子買不成了,提早退休沒指望了,心裡許多計畫都因為錢而必須打住。「我們被金錢粗暴的駕馭了,」查茲基指出,過去幾年金錢問題之所以令人鬱卒,不見得是因為財富真的大幅縮水,而是因為我們覺得對金錢失控、對生活失控。錢,是大家最大的憂慮,也是生活中最難掌控的部份。茲基結合《錢雜誌》與研究機構RoperASW對1500位美國人進行調查,交叉比較不同收入、不同族群的人對金錢與幸福的感受。調查發現,金錢對於酒店經紀快樂的影響,不在絕對數字的多寡,而在於對金錢與生活的掌控程度,覺得自己對金錢的掌控程度愈高,生活的幸福感也就愈大。更重要的是,查茲基發現掌控金錢的關鍵不在坐擁什麼樣的收入、運用多複雜的投資工具、如何緊盯市場變化,而是在於非常容易被忽視的平日理財習慣。4種幸福理財習慣查茲基在調查中分析不同收入族群對生活整體幸福感的差別,發現在年收入超過5萬美元以上後,生活幸福感的差別就很小了,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族群,幸福感甚至還略微下降。其實,「一旦滿足了生活的基本需求,」查茲基解釋,「更多的金錢不一定能夠換得更多的快樂。」她再進一步分析覺得自己生活幸福的族群,發現那群人的相似之處,不在擁有的金錢數字,而在於他們因為一些不起眼的理財習慣,增加了對財富的控制,而獲得更大的幸福。想要在新的一年即將開始、新的景氣循環愈來愈明確的時候,重新掌握財富、讓快樂升級嗎?就從學習查茲基建議的幸福理財習慣開始,重新拿回我們的財務掌控權。 1.有紀律的把帳單整理得有條不紊你看到這裡可能滿心不屑的懷疑:這是什麼理財習慣?不要懷疑,有條不紊的確是掌握財富的第一步。我們當然無法掌控股市的高低起伏,但是透過有條不紊的理財習慣,我們可以輕易掌控自己從哪個來源得到多少收入、把哪些錢用在哪個項目上,光是做到這樣,就已經讓我們的生活相當安全、舒適。否則,我們就會為了錢耗費相當的精神、甚至更多的錢。想想看,你是否曾經為了找某一張帳單而翻箱倒櫃、慌張焦慮?等到好不容易找到的時候,卻發現帳單早就過期了,還要繳納罰款。這樣你就可以瞭解,沒有條理,不但讓你傷神,還有很大的可能要傷財。不過,理財上所需要的有條不紊,不是把桌子整理乾淨、看起來賞心悅目,而是要掌控方向、位置、數量、時間。在收到帳單的第一時間就繳清,不要把所有帳單都集在一起處理。或許你覺得同類型的工作應該一次處理,比較有效率,反正只要在帳單到期前繳清就好了,有什麼差別?就是有差別。根據查茲基的研究,習慣立刻繳清帳單的人比積起來一次處理的辦公室出租人快樂。怎麼會如此?其實很容易理解。處理帳單是件枯燥的苦差事,如果一次積了十幾張要處理,就像把痛苦的時間拉長向跑馬拉松,不但會佔去很多時間、影響做其他的事情,很可能就拖著不去做,而且,更影響情緒。一次看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機構向你要錢,好像身邊圍著一堆人向你吼叫,還要看著那麼多錢一次從手上飛走,心情當然不好。如果每次一收到帳單就處理、或是盡量多分幾次處理,一方面不會覺得佔去太多時間,情緒上也不會不堪招架。如果要對自己更好一點,就把處理帳單所需要的存摺、帳本、筆、印章都放在一起,方便使用,養成一收到帳單就拆開、付款、記錄、存檔的好習慣,讓花費的過程清清楚楚。建立帳單、財務資料的分類管理系統。這不是要你去買檔案櫃、像企業一樣設計顏色管理系統,只是要你按照自己的習慣與需要,建立自己可以理解、方便找尋的整理方式,才不會為了一張稅單或一份繳費證明,花了大半天在翻箱倒櫃,不但既焦慮又冒火,最後還可能一無所獲。研究顯示,在整理財務上比較有條理的人比沒有條理的人快樂的多,原因無關金錢多少,而是有條理的人不會經常因為丟三落四而面對出其不意的障礙,不會為了要找丟掉的東西又丟了時間,反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享受更美好的事物。記錄或控制現金支出,而且每月至少計算收入與支出一次。這不是要你買瓶礦泉水也要記帳,只是要你不要老覺得皮包裡的鈔票不知道什麼時候飛走的,能夠定期掌握目前自己的財務狀況,瞭解這個月超支了嗎?投資超過預期了嗎?而且,研究顯示,定期計算收入與支出的人比較會是有計畫的消費者,通常都是先做功課才下手買東西,比較不會有衝動花錢的遺憾;也比較會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因為瞭解自己的狀況,比較不會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沮喪,而且有三分之二都有儲蓄或是投資。2.把心裡想買的東西、想做到的事情,貼上標價你是不是也常說:「如果我有錢就好了。」金錢絕對是我們滿足慾望、達成目標的重要工具,但是,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目標是什麼,金錢又怎麼能夠帶來滿足呢?所以,要滿足慾望、享受財富東森房屋帶來的幸福,第一步要先決定自己的目標。可以用下面4個步驟,訂定自己的目標。想像自己未來想要什麼,可以想得比較遠大,但是要具體。你不妨坐在一張舒服的椅子上,把自己5年、10年、25年後想要的快樂模樣視覺化,想想那樣的生活需要什麼,那就是你的目標。雖然目標可以想得遠,但是要清楚具體。大家無法達成目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目標不清楚、沒方向。例如,如果你的目標是「我要很快買下我的第一棟房子」,那就是太空泛的目標。比較清楚的目標是:我要在下個學期開學前、買一間三房兩廳、距離辦公室30分鐘車程的房子。而且,還要為目標標上價格,才有方向與速度感。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即使一直儲蓄,也會覺得不幸福與憂慮,因為就好像跳上不知道往哪開的巴士,只是不斷的往前開,不知道何時會到哪裡。有了初步目標後,還要想像達到目標的結果是什麼。大家常以為很瞭解自己想要什麼,但是等真的得到後卻發現並沒有得到想像中的快樂,就是因為不瞭解目標帶來的感覺。要想想:我達到這個目標後,會有什麼感覺?什麼情緒?那樣的情緒會持續多久? 把目標寫下來,便於自己記憶,不過你當然有權利可以隨時修改、甚至放棄。這不是說笑話,寫下來的東西才比較記得住,否則幾分鐘之後,我們的大腦就真的會把它拋諸腦後。 把目標變成行動計畫。有了目標後,就要把目標化成可以處理的小區塊,也就是想出達成目標的步驟,才有行動力。例如,如果你的目標是明年要存15萬元,行動計畫就可以定成每個星期存3000元、存50個星期,感覺起來就不會太難。如果你再進一步先刪除根本沒有時間使用的昂貴健身房花費、決定每週少吃一次大餐,達成目標的計畫就更清楚、容易了。正確的估計所需時間,再進行時比較不會受挫。我們對於時間通常有不準確的幻想,通常是過度高估一天之內能夠做到的事情,又過度低估一年之內能夠完成的目標。絕少有事情可以一蹴可幾,但是大部分的事情經過每天努力,要做到並不是太難。就像在考試前一夜狼吞虎嚥的猛塞,效果永遠比不上正常上課、按時間複習筆記。而且,要慢慢建汽車借款立符合目標需要的新習慣。目標不是到了某個時點就會突然達成,而是要透過生活中一連串的改變,逐步達成。不過,不論目標訂得多明確,在進行時總是會碰到問題。所以,除了訂定目標,最好還要預測中途可能會冒出什麼障礙。例如,你知道自己就是愛買鞋子,在換季的時候,就該避免經過自己最喜歡的鞋店,主動減少暴露在誘惑之下的機會。你還可以為自己設定提醒,三不五時就可以看見自己的目標,在過程中也就比較不容易偏離。這也正是想要有好身材的人把小甜甜布萊妮的小蠻腰照片貼在冰箱門上的原因。如果真的一時禁不住誘惑偏離了目標,不要放棄,還有明天。往前看,不要往後看,不要把一次失敗當作是停止嘗試的藉口,就是明天開始繼續做,延後1年達到目標,總比永遠達不到好。 3.確實做到量入為出大部分的人都愛花錢,但是很少人愛知道錢是怎麼花的,好像一計算花費就壓抑了快樂。根據研究,其實,量入為出的人比較有自信、滿足感比較高、而且覺得自己比較有價值。而時常被消費拖著跑而透支的人,反而經常覺得煩躁、絕望。我們應該學習量入為出,才更能覺得是自己在駕馭金錢。不管賺多少錢,知道自己還有多少,總是多有點安全感。不過,你知道自己昨天花多少錢嗎?大部分的人以為自己量入為出,其實對於自己真正的收入與支出,並沒有清楚的概念。你可以跟著下面5個步驟,清楚掌握自己的收支狀況,開始過更有自信的生活。瞭解自己真實的收入。拿出紙筆,先記錄過去3個月的薪水淨收入,就是實際匯入自己帳戶的數字。稅前收入只是無意義的膨脹,入帳的才算數。然後再記錄過去3個月其他的經常性收入,如房租收入、保險年金分紅、投資股息,不算獎金與分紅,並且要先扣除可能的稅額,只算出淨收入。把這兩個部份加起來除以3,就是滿準確的每月淨收入總數的預估。掌握每個月的消費地圖。先把每個月的固定支出列出來,包括房租或房屋貸款、汽車貸款、助學貸款、俱樂部費用、保險、水電瓦斯、電話費、有線電視費用等。然後再計算變動支出,這比較困難,因為包括食衣住行五花八門的花費,不妨每酒店打工天留下發票、用5分鐘記錄各項花費。1個月之後做成了你的消費地圖,清楚看到自己在什麼地方花了多少錢。動手改變未來的消費。看著你的花費地圖,你可能會驚訝的發現:每天早上的1杯咖啡、與朋友三不五時的小聚、寵愛自己的spa,竟然能夠累積成這樣的比重!所以,你要對著你的消費地圖問:哪裡令我意外?有改變的可能嗎?哪些項目需要改變?如何改變?別忘了,小改變會累積成大變化。把儲蓄列入每月計畫。有積蓄才有長久的消費力。知道錢是如何花的,就更能夠掌握餘錢,而且要儲蓄。不過儲蓄需要時間養成習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利用自動扣款,不知不覺強迫自己儲蓄。清償高利息負債。負債幾乎是現代人的常態,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有負債,但是誰也不想有負債,因為負債是儲蓄殺手。要隨時檢視自己的負債是否過高,如果每月支付的消費貸款金額超過月收入的10%、房屋貸款金額超過月收入25%就是過高,而信用卡循環利息負債只要有,就是過高,應該勤快的蒐集資訊,轉貸到利息較低的機構。只要需要支付的負債降低,每月的固定支出就減少了,可以掌控的餘錢就更多了。 4.堅持分散風險我們都知道,只有靠儲蓄累積財富,是不足以讓生活有安全感的,在這個低利率時代,更是如此。我們需要投資,但是我們必須先調整對投資的期待。根據投資機構的預測,未來10年的投資成長率大約在7%到9%之間,不會有90年代末期狂飆的報酬率。一般人投資本來就很難在短期獲得倍數的成長,那需要投入的精力與知識,遠超過我們的負荷,我們只是被過去的狂飆帶壞了,以為投資很容易。其實,如果經過精算,一年成長7%,是還不錯的成績,每10年就可以成長一倍,如果一年能夠成長10%,7年就可以成長一倍。而且,即使在前兩年經濟最慘的時候,要獲得10%的成長也不是不可能的目標。所以,不要放棄投資,只是要改變策略。不要再任由股市的動盪決定你的財富,要用分散風險的投資組合,同時兼顧上下的起伏,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同時擁有股票與債券的組合,因為兩者的成長趨勢通常是相反的,在股市上漲的時候,有股票可以買屋享受到成長,在股市下跌的時候,還有債券的收益減少整體投資的損失,也是保住了未來再投資的本錢。分散風險的投資組合絕對不是新觀念,只是我們很容易把它拋在腦後,尤其是在前一波快速成長時,更禁不住要全數投入股市,最後所有的辛苦累積就被股市一起拖著失控。要加強掌控財富的成長,一定要開始建立自己的分散風險投資組合。首先,把資產分為股票、債券、現金三個大塊,投資風險以股票最高,現金最低,並且決定每一塊分配的金額是多少。你可以依照自己的年齡與距離投資目標的時間,選擇自己願意接受的風險程度,決定三者組合的比例。一般來說,距離目標的時間愈久,投資組合可以愈積極、股票的比例愈高,因為即使中途受挫損失,也還有夠長的時間翻身。然後,再決定股票、債券中的特定投資對象。市場是隨時變動的,你在三個類別中的投資也就應該跟著調整,堅持自己原先的資產分配比例,這才是分散風險中最困難的部份。例如,在股市上漲的時候,擺放在股市的資產就會跟著成長、超過原來的分配比例,就應該賣掉一部份已經獲利的股票、轉放入債券,才能維持原來的資產比例。這是一般人很難克服的心理挑戰,誰不想把握機會加速成長呢?但是,股市是有週期的,會上也就會下,放在股市的比重愈大,其實是讓自己愈脆弱,一旦碰上下跌,就更無力招架,破壞了分散風險的利益。看完查茲基的幸福理財建議,你可能會覺得這些簡單的方法,能帶來多大的改變?諾貝爾獎得主、普林斯頓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niel Kahneman)在1993年進行兩組實驗,要第一組人將手放到僅14度的冰水中60秒,要第二組同樣將手放在14度的冰水中,時間是90秒,但是最後30秒時將水溫提高到15度。結果,雖然第二組實驗者雙手在冰水中的時間比第一組長了50%,但是他們回想起來的感受,卻不如第一組痛苦。道理很簡單,因為第二組結束的時候水溫上升,情況好轉。財富也是如此。查茲基的幸福理財法也許沒有酷炫的名詞、複雜的知識,但是只要願意,就可以用這4個簡單踏實的方法,慢慢改變自己對財富的控制,從下一分鐘開始九份民宿,可以拉高自己的幸福溫度。明年年底,你會覺得2004年又是一個好年。你還不瞭解的財富你知道銀行有多少存款才有安全感嗎?你知道大家為什麼要存錢嗎? 琴恩?查茲基的新書《不用富有也幸福》(You Don't Have to Be Rich)(2003年9月25日由美國Portfolio出版社出版)除了提出幸福理財的建議,也詳細解釋了她結合《錢雜誌》與研究機構RoperASW對1500位美國人進行的金錢與幸福調查結果,顯示出一般人對於金錢的感受、需求、與期待。1.在工作、財務、生活、朋友、婚姻、子女、自尊、外表、健康9個影響生活幸福的因素中,大家對於財務與工作兩項的幸福感最低。60%的受訪者表示經常擔心自己的財務狀況,這個比例是擔心工作、婚姻、友誼的兩倍。2.平均來說,受訪者認為如果銀行有9萬2千美元(約320萬台幣)的存款,就是非常滿意的財務狀況。如果分年齡層來看,18歲到34歲平均覺得有6萬9千美元(約241萬台幣)是非常滿意的狀況,而男性認為有6萬6千美元(約230萬台幣)就好,女性的需求較高,為7萬1千美元(約248萬台幣)。3.62%的受訪者說自己有為未來儲蓄。但是,進一步瞭解,其中超過40%的人每年儲蓄不到家庭年收入的5%,只有9%的人儲蓄超過家庭年收入的20%。4.大家儲蓄與投資的前5大目的是退休、不時之需、子女教育、整修房屋與購買自用住宅。但是,大家並不清楚要達到這些目的到底需要多少錢。有50%的人不知道需要存多少以備不時之需,40%的人不知道退休、子女教育、購屋需要多少錢。5.大部分的人認為自己目前的財務能力足以滿足現在需求,但是不足以渡過不時之需與退休。有超過80%的人認為目前的財務狀況足以支付每個月的房租或是房屋貸款、購買所需要的東西,但是只有47%的人認為足以購買所想要的東西,只有26%的人認為足以儲蓄想要的退休生活。你的財富智商有多高?在現代社會,我們沒有一刻少得了錢。但是,你真的很瞭解錢嗎?Q1:花錢快樂還是存錢快樂?A:是存錢的人。根據琴恩?查茲基針對美國1,500位受訪者的調查顯示,儲蓄者中有高達十分之九認為自己生活快樂,票貼而且,與認為自己是消費勝於儲蓄的人相較,儲蓄者更滿意自己的生活形態、自尊、甚至更滿意自己的外貌。Q2:現在信用卡氾濫,是刺激大家消費的元兇?A:恐怕不是。根據查茲基的研究,三分之二受訪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大部分的消費是以現金支付。Q3:類似購屋等的大額負債令人覺得壓力很大?A:其實不會。現在大家都接受購屋、買車需要貸款的做法,這類的大宗貸款只要沒有超過個人能力,通常不會覺得有壓力,而且負債總額降低也不會覺得快樂。但是,信用卡消費負債的情況則不同,因為以循環利息計算,所以只要一開始負債,就會覺得有壓力。Q4:在投資理財上,是男性的風險性格較強?還是 女性的風險性格強?A:應該是男性。根據美國《聰明理財》雜誌(Smart Money)調查美國1,016位受訪者的結果顯示,62%的男性認為自己比伴侶更願意在投資上冒風險,但是只有19%的女性認為自己比伴侶更願意冒風險。不過,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社會學者布魯克?哈瑞頓(Brooke Harrington)認為,女性壽命較長、退出就業市場的人數高於男性、又常是主要照顧子女的人,所以已經承受了很多人口上的風險,如果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其實女性冒的風險與男性應該差不多。Q5:男人比較愛錢,還是女人比較愛錢?A:女人。根據《聰明理財》雜誌的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女性寧願要500美元的購物禮券,而捨棄火熱的性愛。男性的結果正好相反。你重要的財務單據清單財務相關單據到底該如何整理?哪些該留?哪些能丟?又該留多久呢?琴恩?查茲基列了一張清單,有助於大家整理。1.把提款機交易收據、購物發票或收據留到刷過銀行存摺或收到信用卡月結單為止,核對交易明細完全吻合,就可以丟掉單據,但是要保留信用卡月結單。2.保留各項貸款繳款單。3.列一張信用卡、銀行帳戶的清單,上面要註明掛失信用卡或是緊急通知銀行帳戶異常狀況的連絡電話。4.永遠保存股票交易證明或是券商月結單,以便於未來計算投資成本。5.列一張保險箱存物清單,並且記錄放入與取出的物品與時間,永遠保留。6.購買大件物品的發票、收21世紀房屋仲介據或證明,以防有火險或是其他緊急事故時的證明需要。7.各項保險保單,只要還在保障期內,都要保留。8.房屋所有權狀,只要還擁有房屋,就要留存。9.信託或其他資產計畫文件,永遠保存。10.各項重要文件放置地點的清單,以及重要緊急連絡電話一覽表,包括醫師、律師、會計師、鄰居、小孩,永遠保存,隨時更新。 我該如何少花一點?許多人都想過「我該少花一點錢」,但是總是很難做得到,來來回回檢視自己的生活,每一項消費似乎都有正當的理由、正合我們的需求。到底要如何才能刪減消費呢?琴恩?查茲基提供了下列3個控制慾望、刪減消費的方式。1.要記得,「想要」不等於「需要」。你一定看過經過玩具店的小孩,每個小孩都想進去買個玩具,但是他們並不需要。所以,每一次在面對購買誘惑的時候,都要提醒自己想要與需要的差別,在心裡告訴自己:雖然我想要這個,但是其實我並不需要。或者是等到某個特別的時候,再滿足自己這個慾望。2.學習向下比較,而不要再向上比較。其實,我們很多的消費不是真的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與別人競爭。英格蘭華威克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經濟學者安德魯?歐斯沃(Andrew Oswald)認為,我們80%的消費不是真正要讓自己的生活更好,而是想要擁有讓自己覺得優於朋友、鄰居、親戚、同事的東西。而且,現在又充斥名流消費的資訊,我們甚至還想比得上完全沒有關係的名流。比較是人的天性。如果你一定需要比較,就試著與會讓你覺得比較舒服的對象比較。記得,你可以選擇把自己放在哪些參考、比較對象中。3.著重滿足基本需求,以同類產品取代原先想要的特定產品。你可能認為自己需要某一型的汽車、某一型的電腦、某一款的手機,但是,如果回歸到這些產品所滿足的交通、上網、通訊基本需求上,其他的產品也可以滿足,可能更便宜。你會發現,最後差別並沒有你所想的那麼大。莎士比亞曾說:「事情沒有好壞,是想法使它變好或變壞。」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房屋貸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i63qiljb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